合规纳税小课堂丨如何做好税务合规工作?
  • 作者:啄木鸟财税
  • 发表时间:2025-02-19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面对市场竞争中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要把税务合规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完善健全的税务管理体系,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01

税务合规的重要意义


企业角度。在税务合规的环境下,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地预期未来的经营成果,便于企业管理层作出准确决策,比如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制定价格等。如果处在税务不合规的环境下,一方面,财务数据极有可能误导企业管理层,从而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或者劣势缺乏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补税、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等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的额外支出,还会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誉。

  
  行业角度。各个行业当中都面临优化内部结构、平衡内部竞争格局等需求。如果某一行业内企业的税务合规程度普遍较低或差别较大,那么行业内部就难以平衡竞争格局,不利于形成良好健康的产业内部结构。长此以往,整个行业将处于非健康稳定的态势中,对长远向好发展构成威胁。
  
  社会角度。企业整体税务合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维护税收法治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般来说,合规的企业税务成本高,而不合规的企业短期内税务成本低,如果企业间的税务合规情况差别较大,就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从而难以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不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税务合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事情,而是对企业所处的行业、产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02

企业税务合规工作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以税务违规行为是否会被税务机关发现作为税务管理的出发点。实践中,部分企业把税务违规行为是否会被税务机关发现作为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这部分企业认为,事件被发现,本身具有相应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侥幸心理。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例,按照“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方式,如果企业以违规行为是否被税务机关发现作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发点,就容易产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不合规的行为,很有可能面临补税、加收滞纳金甚至罚款。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做到每个涉税业务点尽可能地规范、准确。同时,税务部门公布的多起涉税违法典型案件也警示,各类经营主体都应严守税法,莫存侥幸心理。

  
  误区二:因税务申报被受理就认为没问题。税务机关受理税务申报后,部分企业误认为自身的纳税不存在问题。我国实行税务申报和税务稽查相分离的制度,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只要申报表表内和表间勾稽关系准确,税务申报就可以被受理,但税务机关依然保有未来对其进行税务稽查的权利。
  
  误区三:税务合规片面参照、盲目跟风。部分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时,片面参照其他企业的做法。税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由于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业务模式、财务结构以及从业环境等存在差异,看似相同的税务处理方式在不同企业之间很可能产生不同的税务结果。例如,某些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可能因特定的历史背景、政策扶持或复杂的业务架构,可以适用特殊的税务处理方法或享受特定的税收优惠。但对于规模较小、业务相对单一的企业而言,如果机械照搬,就可能因不符合实际情况而被认定为违规操作。因此,在税务处理过程中,企业必须保持独立的判断能力,不能盲目跟风效仿其他企业的税务操作,应根据自身特性深入分析每项税务决策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审慎确定税务管理策略,避免陷入税务风险。
  

03

如何做好税务合规工作


对税务合规工作要高度重视。规范的税务处理不仅需要准确理解税法,还要精准掌握企业会计准则,及时关注税法及其与其他法律间的交互影响。随着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际中的税务处理越来越专业复杂。企业更要注重加强税务合规工作,通过具体的、合理的操作实现税务合规。例如,在增值税领域中,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而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如果企业把设备布置在客户现场来进行现代服务业下的服务工作,这一行为应按13%还是按6%来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就需要结合民法典、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注重实体法的同时重视程序法。税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财税工作者更多关注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等实体法,容易忽略对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程序性法规的关注。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当一家企业意欲收购另外一家企业的债权时,如果被收购企业有欠税,收购企业就要注意这一规定对收购行为的重要影响。另外,企业在多关注程序性法规对纳税人义务规定的同时,也要注意掌握程序性法规对纳税人提供的权利保护。
  
  有效利用多方资源。基于税务合规的专业性要求,企业要综合利用多方资源。这既包括税务机关提供的资源,比如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也包括外部的专家顾问资源,比如税务专业服务机构;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财税部门、业务部门、销售部门等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税务管理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范畴,也与企业的业务、销售等部门密切相关。其中,业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推动者,开展的每一项业务活动,如合同签订、业务模式选择、交易对象确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税务状况。例如,业务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中的价格约定、付款方式、发票开具要求等内容,都会对企业的纳税义务产生关键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税务合规意识和依法纳税意识,促使各部门在开展业务工作时能主动提前考量税务因素,形成全员提高税法遵从度、共担税务合规建设之责的良好格局。
  
  清晰区分税务红线与一般性影响的税务事项。税务红线是指严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如偷税、骗税等行为。这类行为一旦发生,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企业必须将此类行为作为绝对禁区,建立严格的内部防控机制,确保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其严重性。而对于一些仅涉及一般性影响的税务事项,如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的税务差异、常规税务申报中的时间性差异等,则需要企业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选择较优方案。通过精准区分税务红线与一般性影响的税务事项,企业能在有效防控重大税务风险的同时,灵活应对一般性税务问题,实现税务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自《中国税务》
作者: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 宫滨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啄木鸟财税专业为创业者提供注册公司、代理记账、商标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等服务,服务城市:北京、西安、郑州、成都、重庆、武汉、杭州、合肥、南京。欢迎来电咨询办理业务!服务热线:18915509358

相关文章:
  • 社保缴费补贴来了!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单位个人都有!
  • 合规纳税小课堂丨如何做好税务合规工作?
  • 增值税申报,变了!2月1日起施行!
  • 事关钱袋子!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开始啦~
  • 公司只有法人一人,不领工资,不缴社保,零申报个税,违法吗?